华体会体育app-河南邓州队取得惊人逆袭胜利,领先其他队伍
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吴刚(前中),邓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岩涛(前右一)深入邓州城乡调研指导“四化双评”工作。张雪洁 摄
前不久,河南省委督导组、省直管办、南阳市、开封市通许县、唐河县党政考察团等分别莅临邓州市考察“四化双评”工作。对邓州市探索创新提出“四化双评”工作给予肯定,认为邓州市在推进“四化双评”工作过程中,真正实现了信息共享、网上办事、便民高效、公开透明,推动了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工作上台阶,让广大干群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四化双评”,“四化”指的是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群众信息化、为民服务全程化、服务效能公开化;“双评”指的是基层党组织评星晋级、党员评星争优。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吴刚说:“邓州市‘四化双评’工作是结合从严治党和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大数据’的力量推进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工作取得的新突破,顺应了信息化这个时代发展的大势,很好贯彻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改革精神,贯彻了省委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的要求。”
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吴刚(前中),邓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岩涛(前右一)深入邓州城乡调研指导“四化双评”工作。张雪洁 摄
前不久,河南省委督导组、省直管办、南阳市、开封市通许县、唐河县党政考察团等分别莅临邓州市考察“四化双评”工作。对邓州市探索创新提出“四化双评”工作给予肯定,认为邓州市在推进“四化双评”工作过程中,真正实现了信息共享、网上办事、便民高效、公开透明,推动了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工作上台阶,让广大干群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四化双评”,“四化”指的是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群众信息化、为民服务全程化、服务效能公开化;“双评”指的是基层党组织评星晋级、党员评星争优。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吴刚说:“邓州市‘四化双评’工作是结合从严治党和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大数据’的力量推进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工作取得的新突破,顺应了信息化这个时代发展的大势,很好贯彻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改革精神,贯彻了省委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的要求。”
“网格化”
实现基层治理全覆盖
主抓“四化双评”工作的邓州市委副书记王兵说:“自2015年10月份以来,邓州市以‘网格化’治理为依托,借助‘信息化’手段,把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点放在基层,积极推进权力下放、重心下移,将落脚点放在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上,凝聚民心,得到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认可、支持和参与,使‘四化双评’改革的顺利实施和深入推进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邓州市以地域为依据,本着“相对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在全市28个乡镇(街区)的626个村(社区)共划分网格6125个, 重新设置门楼牌,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包村联络、联系服务群众、管理考核等机制。工作中,每个网格确定一名网格长,设立党支部(党小组)、理事组和若干网格员,农业、电力、民政、公安、工商等部门将人员下沉网格,乡镇(街区)机关人员包村联格,村(社区)干部分包网格,“点对点”为群众服务、化解矛盾,形成市、乡、村、网格四级联动的工作体系。推进社会治理网格化,构建了基层治理新格局。
“通过‘网格化’管理,做到民生服务有人办理、社情民意有人收集、矛盾纠纷有人化解、治安防范有人组织、特殊人群有人帮教、法律政策有人宣传、重点事项有人报告的‘七有’工作机制,打通联系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走访中,邓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有印说。
此外,办理流程和办理时限等都有全程监督、限时办结,对办事过程中延期、超期、违规操作等进行通报问责,做到管理精细化,从而使网格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延伸,有效强化组织末梢的治理能力,得到了邓州市广大干群的普遍好评,为邓州市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信息化”
开启便捷服务新模式
据了解,部门间信息不共享、业务不协同,是滋生“奇葩证明”、“循环证明”,让群众“跑断腿”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公共服务流程简化优化的最大瓶颈。邓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靳社强告诉记者:“邓州市推动‘四化双评’改革,以信息化为支撑建设综合服务平台,抓住了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打破信息孤岛中的关键一环,变‘群众奔波’为‘信息跑腿’,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既避免重复建设,节约行政成本,又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快了部门职能和干部作风的转变。”
邓州市推进服务群众信息化,缔结干群关系新纽带,建立了市级综合服务平台、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站,有条件的村(社区)建立网格服务点,以信息化实现市乡村和网格四级联动、互联互通。把基础信息录入信息平台,建立实有人口动态信息数据库,构建为民服务信息的共享通道,办事群众可就近到所在社区网格申请办理,有效将公安、民政、计生、人力和社会保障、工商等部门网上办理事项延伸到群众家门口,部门分散办理变为集中网上审批,使群众不出村(社区)就能办理相关事项。目前,正在推行的手机APP,使上报信息、服务群众和对网格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更为方便、快捷、全面,充分发挥了信息平台的管理和服务功效。
都司镇村民李博2002年12月入伍到雷锋生前所在团,2007年12月退伍后从事装修工作,需办理《施工许可证》。去年6月,他带着办理《施工许可证》的相关手续来到所属社区服务站,社区工作人员当即给李博进行办理,并告知他需要1到2个工作日来领取证书。第二天,他就拿到了许可证。
“我们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政策,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做好为民服务工作。”构林镇沈马岗村信息员夏彩燕拿出手机向我们展示了镇信息员微信群、实际工作的及时解决和交流情况。
献真心才能见真情。干群一家亲的真诚,是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的转变,更是制度创新的生动体现。目前,邓州市已经将城乡居民最低保障、一孩二孩生育服务登记、农机购置补贴、临时救助、大学生贫困救助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108项服务事项、117项办事流程放在网上办理,实现了市、街道、社区三级监控中心的同步传输,信息采集、办事流程的全程监督,真正把“群众利益无小事”落到了实处。
“公开化”
助推权利运行更阳光
邓州市把信息平台与事项服务审批单位、乡镇(街区)、村(社区)和党员群众的手机连接起来,实现了所有服务审批事项全程短信提醒,通过手机信息端口向特定范围内的群众发送信息、征求意见,使党务、政务、村务阳光公开。所有事项在网上公开办理,用“无情”的电脑管住了“有情”的人脑,对办事过程中延期、超期、违规操作等问题,信息平台直接亮出“黄牌”、“红牌”,并由纪检监察和督查部门通报问责,实现全方位“阳光”运行,从根本上提升行政效能。
“过去大家办二孩生育服务证,来来往往,需要两个多星期,如今,只要对网格长说一声,就有人来上门办理,真方便啊!”白牛镇的育龄妇女黄国勉在今年办理二孩生育服务证时感触颇深。“前段时间低保申请时,信息员田义耐心讲解低保政策,低保申请条件标准我也了解,就要让该享受的人享受。”该镇千兵村村民杜智森在入户核查时,主动跟进村走访的民政工作人员聊着。民政所工作人员李旭告诉记者:“之前,由于存在工作人员下沉基层少,政策信息不能及时下达等问题,增加了工作的困难。现在,通过‘四化双评’平台的公开透明化,政策解读,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更加理解和支持了。”
“四化”与“双评”并举形成监督与激励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四化”将监督机制与激励机制有效融合入基层服务创新中,增强党组织政治引领、服务群众功能,有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双评”作为系统性的激励机制来建设,党组织、党员均划分为五个星级来争创,按照“学、述、评、亮”的程序,每一季度一评,年底总评,评星定级与评先评优、申报发展项目、村干部绩效补贴等挂钩,督促党员干部积极转变作风,充分激发了党支部和党员主动配合服务改造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大大加快了社会经济建设进度,激发了广大干群干事创业新活力。(马文涛)(来源:南阳日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